典型文献
电针五脏背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状态及皮层兴奋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五脏背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疲劳状态、生活质量及运动皮层兴奋性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CF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6例,脱落4例)及假电针组(36例,脱落3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穴取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肾俞,予连续波,频率2 Hz;假电针组采用假电针治疗,于非穴点(五脏背俞穴水平向外旁开1.5~2.0 cm)浅刺,连接电针但不通电.两组均每次针刺20 min,隔天1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FS-14)、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静息运动阈值(RMT)、运动诱发电位的波幅(MEP-A)和潜伏期(MEP-L)].结果:治疗后,电针组FS-14躯体疲劳、精神疲劳维度评分及总分与运动皮层RM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假电针组FS-14躯体疲劳维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电针组FS-14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运动皮层RMT均低于假电针组(P<0.01,P<0.05).治疗后,电针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运动皮层MEP-A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电针组均高于假电针组(P<0.01,P<0.05).结论:电针五脏背俞穴可改善CFS患者疲劳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能与提高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有关.
文献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电针;五脏背俞穴;皮层兴奋性;静息运动阈值;运动诱发电位;随机对照试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仲贤;张瑜;阎路达;赖美琪;徐海燕;吴婷;陈锐明;石国傲;周鹏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针灸科,广东深圳518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仲贤;张瑜;阎路达;赖美琪;徐海燕;吴婷;陈锐明;石国傲;周鹏-.电针五脏背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状态及皮层兴奋性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2(11):1205-1210
A类:
B类:
五脏背俞穴,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状态,皮层兴奋性,CFS,运动皮层,电针治疗,心俞,肺俞,肾俞,连续波,浅刺,接电,不通,通电,针刺,隔天,疗程,疲劳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静息运动阈值,RMT,运动诱发电位,波幅,MEP,潜伏期,躯体,精神疲劳,患者生活质量,随机对照试验
AB值:
0.1963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