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随机对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术后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治疗;在常规治疗组治疗基础上,电针组于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太冲行针刺治疗,足三里和阴陵泉连接电针,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3~5 mA,留针30 min,每日1次,至患者排气排便为止.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入组后第2天上午站立位时伤口疼痛情况;分析电针期待值对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电针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后站立位时伤口疼痛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电针期待值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患者肠麻痹症状,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文献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胃肠道恶性肿瘤;电针;胃肠功能;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姓名:
赫英;鲁凌云;陈名金;文谦;李宁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赫英;鲁凌云;陈名金;文谦;李宁-.电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后肠麻痹: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22(01):45-48
A类:
B类:
电针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开腹术,术后肠麻痹,随机对照研究,常规治疗组,组接,术后快速康复,快速康复外科方案,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太冲,行针,针刺治疗,接电,连续波,电流强度,mA,留针,首次肛门排气,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天上,站立位,伤口,疼痛情况,期待值,早于,麻痹症,胃肠功能,随机对照试验
AB值:
0.1895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