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热爆炸理论的煤燃点确定及动力学分析
文献摘要:
为准确判断煤燃点,提高煤自燃灾害防治能力,依据热爆炸理论,结合煤自燃过程放热曲线,将煤自燃升温过程中微分热流曲线上第1处极小值点作为煤的燃点,计算煤着火前后放热过程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增加,煤自燃反应放热过程逐渐向高温区域移动,煤燃点逐渐增大,反应的活化能逐渐减小;同一升温速率下燃点之后煤的活化能增大;燃点之前的煤氧反应级数为1.5,燃点后降低为1;燃点后的煤氧燃烧更加充分,煤自燃更加难以控制.
文献关键词:
热爆炸理论(TET);煤燃点;动力学;煤自燃;差示扫描量热(DSC)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晓坤;王晨熹;翟小伟
作者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晓坤;王晨熹;翟小伟-.基于热爆炸理论的煤燃点确定及动力学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2(02):59-65
A类:
煤燃点
B类:
热爆炸,动力学分析,断煤,煤自燃,自燃灾害,灾害防治,防治能力,放热,热流,极小值点,着火,后放,动力学参数,参数变化,升温速率,自燃反应,高温区,活化能,反应级数,TET,差示扫描量热,DSC
AB值:
0.2955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