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保留腓骨的前外侧入路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保留腓骨的前外侧入路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TTCA)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23例采用保留腓骨的前外侧入路行TTCA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8~72岁(平均54.4岁);创伤性关节炎11例,Charcot关节病2例,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6例,创伤性马蹄内翻足2例,大骨节病2例。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足部功能指数(FFI)、后足力线角度(HA)、后足力线距离(HD)、后足力线比率(HR),记录末次随访时负重侧位胫足角、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4.7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78.2 ± 9.2)分]、VAS评分[2.0(0.5, 2.0)分]、FFI为[19.0(10.5, 35.0)]、HA(2.7° ± 5.8°)、HD[(0.1 ± 0.8) cm]、HR[44.2(36.4, 59.2)%]均较术前[(43.4 ± 12.7)分、4.0(4.0, 6.0)分、98.0(60.0, 127.0)、22.0° ± 14.3°、(2.2 ± 1.6) cm、86.0(66.3, 100.0)%]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负重侧位胫足角为89.0°(87.1°,90.4°)。Likert手术满意度:非常满意17例,满意4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1.3%(21/23)。发生感染1例,不愈合1例。
结论:保留腓骨的前外侧入路对需要行TTCA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中短期疗效,对踝与后足内翻及足马蹄畸形的矫正能力强。
文献关键词:
关节炎;腓骨;关节融合术;胫距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赖良鹏;武勇;李莹;李恒;李文菁;龚晓峰
作者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足踝外科,北京 100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赖良鹏;武勇;李莹;李恒;李文菁;龚晓峰-.保留腓骨的前外侧入路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04):286-292
A类:
B类:
保留腓骨,前外侧入路,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疗效分析,TTCA,北京积水潭医院,中男,创伤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病,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大骨节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足部功能,FFI,力线,线角,HA,HD,负重,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Likert,手术满意度,满意率,不愈合,中短期,短期疗效,足内翻
AB值:
0.246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