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0年~2021年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回顾分析及预防策略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采供血人员在无偿献血过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提高采供血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做好采供血机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预防.方法 对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2010~2021年72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科室、发生地点、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工作环节、暴露原因、不同身体部位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频率,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2010~2021年,本中心共发生72例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以性别分类,女性暴露率是男性的两倍多;以年龄分类,18~25岁暴露率最高,但26~40岁年龄组案例最多,占比70.83%(51/72);以工作年限分类,工作年限3年以下暴露率比较高,但工作年限4~10年案例最多,占比达54.17%(39/72);以文化程度分类,本科及以下暴露率较高,其案例合计占比90.28%(65/72);以职称水平分类,初中级职称暴露率较高,其案例合计占比高达94.44%(68/72);以不同科室分类,献血服务一科暴露率最高,是其他科室暴露率的两倍甚至三倍,其案例占比为81.94%(59/72);以职业类型分类,护士暴露率最高,占比高达87.5%(63/72);以受伤部位分类,手部的暴露率远高于其他身体部位的暴露率;以发生地点分类,在流动采血车上的暴露率是室内固定场所中暴露率的四倍;以暴露次数分类,单次职业暴露占比为72.22%(52/72),多次职业暴露只是个别现象;留样环节的暴露率显著高于其他环节.结论 采供血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与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水平、科室分布、职业类型、发生地点、受伤部位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与文化程度无关.要更加关注献血服务一线的中年女性护士、初中级职称和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加强培训和防护,规范操作方法,改善采血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采血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文献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暴露率;影响因素;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文蕊;徐佳;郭瑾
作者机构: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北京,1000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文蕊;徐佳;郭瑾-.2010年~2021年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回顾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22(08):843-848
A类:
B类:
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源性职业暴露,回顾分析,预防策略,血人,无偿献血,献血过程,自我防护意识,采供血机构,同科,发生地,文化程度,职业类型,身体部位,暴露率,两倍,年龄组,工作年限,比达,初中级,中级职称,献血服务,三倍,受伤,手部,采血车,车上,内固定,四倍,个别现象,科室分布,密切关系,中年女性,女性护士,规范操作,操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智能化水平
AB值:
0.2107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