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广东省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生境质量归因
文献摘要:
城市用地扩张和人类活动生物生境破碎,已成为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全面认知区域生境质量是改善生境质量的基础,更是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的前提.论文基于广东省198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对广东省生境质量进行评估,从地形视角分析其地形梯度效应;综合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几个方面,共选择10个影响因子,探测不同地形梯度下生境质量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林地和耕地是广东省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与草地是流失最显著的地类,建设用地是明显增加的用地类型,耕地是其主要来源;(2)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低值区集聚化分布在珠三角平原地区,并且珠三角生境质量低值区明显向外扩张,粤北、粤东、粤西地区的生境质量相对较高.(3)不同的地形位,归一化植被指数对生境质量的解释力都最强.在低地形位的地区,生境质量的主导影响因子还有人口分布、GDP和道路密度;在中地形位的地区,还有道路密度、土壤类型和降雨量;在高地形位的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解释力最强.研究有助于全面认知区域生境质量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异机制,是实现区域生态、农业和城镇三空间合理布局,充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文献关键词:
生境质量;影响因子;地形位指数;地理探测器;广东省
作者姓名:
卢茵怡;李天翔;龚建周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广州 510006;广州茏腾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广州 5105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茵怡;李天翔;龚建周-.广东省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生境质量归因)[J].生态科学,2022(03):24-32
A类:
B类:
不同地貌,地貌形态,形态类型,类型区,生境质量,城市用地,用地扩张,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变化,InVEST,视角分析,地形梯度效应,自然地理,地理环境,共选,不同地形,主导因子,林地,土地利用类型,草地,建设用地,用地类型,空间分异特征,低值,珠三角,平原地区,粤北,粤东,粤西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指数对,解释力,人口分布,道路密度,土壤类型,降雨量,质量变化,分异机制,区域生态,合理布局,分保,地形位指数,地理探测器
AB值:
0.3150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