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脉管性疾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评估儿童脉管性疾病患者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接受的电离辐射(IR)对患儿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于介入术前和术后立刻采集26名患儿的外周血1.2 ml,培养制备染色体,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儿童介入术后双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环(dic+r)率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647, P<0.01)。术后dic+r率与年龄、体重、累积剂量面积乘积(DAP)、累积剂量(CD)及估算的有效剂量( E)之间并无相关性( P>0.05),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及不同的病灶部位之间,术后di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名患儿的术后dic+r率超过40×10 -3,其中有1例高达95.83×10 -3。 结论:脉管性疾病患儿在介入术中接受的IR可导致dic+r率增加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儿童异常敏感。儿童介入手术的正当化与防护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视。
文献关键词:
电离辐射;介入手术;儿童;双着丝粒染色体
作者姓名:
马娅;侯殿俊;郭磊;宋丹;朱伟;李卫国;毛雪松;方连英;王仲文
作者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预防医学科学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济南 250062;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济南 250022
引用格式:
[1]马娅;侯殿俊;郭磊;宋丹;朱伟;李卫国;毛雪松;方连英;王仲文-.儿童脉管性疾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2(02):89-94
A类:
脉管性疾病
B类:
介入手术,手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染色,染色体畸变,手术过程,电离辐射,知情同意,立刻,ml,介入术后,双着丝粒染色体,dic+r,累积剂量,剂量面积乘积,DAP,CD,有效剂量,无相,不同年龄组,病灶部位,10 ,个体差异,正当化
AB值:
0.2128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