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能力建设及科技支撑项目建设
文献摘要:
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理念为基础,进行生态安全屏障的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是当前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手段.当下,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的手段主要集中在修复的本质特征、相关体制和机制改革、系统梳理及启示总结等方面,特别是针对祁连山北麓(张掖段)的生态修复措施都是基于修复方式的选择,缺乏一定的科学数据技术作支撑.本文以山水林田湖项目(张掖试点)工程为切入点,引入代表性科技支撑项目作为示例,在梳理成果及产出的同时,系统阐述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生态修复科技支撑工程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祁连山北麓水源涵养林区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生态保护与修复;生命共同体;科技支撑;祁连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小凤;赵维俊;张娟
作者机构: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兰州 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小凤;赵维俊;张娟-.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能力建设及科技支撑项目建设)[J].林业科技通讯,2022(05):42-46
A类:
B类:
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能力,科技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理念,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修复,本质特征,体制和机制,机制改革,祁连山北麓,张掖,生态修复措施,修复方式,科学数据,示例,水源涵养林,林区,修复科,生态系统修复,生态保护与修复
AB值:
0.2673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