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戏剧核心与艺术价值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献摘要:
1942年5月,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强调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进一步加强了音乐作为救亡武器的观念认知,指明了意识形态领域内文艺的发展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进程.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的一再倡导下,音乐工作者们相继开始融入民间,学习、体察、采风,文艺工作者开始自发性地深入民间生活,吸取民间滋养,投入全新的创作风格中去.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准备召开之际,同时也是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之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意识到,创作出一部具有解放军文艺标志意义、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理念的艺术作品的重要性,民族歌剧《白毛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黄蓉
作者机构: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蓉-.民族歌剧《白毛女》的戏剧核心与艺术价值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戏剧,2022(05):4-7
A类:
B类:
民族歌剧,白毛女,戏剧,艺术价值,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文学艺术,工农兵,救亡,意识形态领域,内文,马克思主义美学,一再,乐工,体察,采风,文艺工作者,始自,自发性,吸取,创作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曙光,之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艺术家们,解放军文艺,艺术作品
AB值:
0.30962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