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占域模型的中国珲春地区人虎冲突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人虎冲突是全球野生虎(Pantheratigris)保护和种群恢复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人虎冲突的分布特征是开展冲突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珲春地区是东北虎(P.t.altaica)从俄罗斯向中国扩散的重要廊道,随着东北虎种群数量的逐步增加,该地区的人虎冲突特征亟需开展研究.本文以2016-2020年珲春地区的人虎冲突事件为基础,基于占域模型分析获得人虎冲突发生位点的特征,探究了坡向、海拔、距猎物距离等12个因素对人虎冲突的影响.结果显示,259起人虎冲突均为虎捕食家畜事件,其中东北虎捕食牛的事件约占90%,且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7月.从特征来看,坡向(∑wi=0.44)、猎物分布(∑wi=0.28)、海拔(∑wi=0.18)和距针阔混交林的距离(∑wi=0.13)对人虎冲突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影响.人虎冲突在中海拔的阴坡、针阔混交林和猎物活动频繁的区域占域率更高.未来珲春地区应从加强放牧管理、划分不同等级的人虎冲突管理范围和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等方面来缓解人虎冲突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东北虎;人虎冲突;占域模型;珲春地区
作者姓名:
张日;靳勇超;朱世兵;李冬伟;孙权;张明海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哈尔滨150040;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北京100006;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哈尔滨150040;吉林省珲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珲春133300;长白山森工集团有限公司汪清林业分公司,汪清133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日;靳勇超;朱世兵;李冬伟;孙权;张明海-.基于占域模型的中国珲春地区人虎冲突特征分析)[J].兽类学报,2022(02):144-151
A类:
珲春地区,野生虎,Pantheratigris
B类:
占域模型,人虎冲突,种群恢复,恢复工作,冲突管理,东北虎,altaica,廊道,种群数量,冲突发生,坡向,猎物,捕食,家畜,中东,食牛,wi,针阔混交林,中海拔,阴坡,放牧管理,不同等级,管理范围,社区居民,保护意识,解人
AB值:
0.241762
相似文献
中国东北地区基于环志监测的田鹀迁徙趋势和数量动态
李显达;郭玉民;布·彼得森;吴伟;董传龙;解喜春;王小平;张海龙;付宇霞;唐景文;张守领;谷彦昌;杨金光;侯林祥;李想-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北京 100083;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 嫩江 161499;黑龙江高峰鸟类保护环志站 嫩江 161407;瑞典自然史博物馆 斯德哥尔摩,瑞典;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环志站 尚志 150600;黑龙江兴隆林业局青峰环志站 绥化 151801;内蒙古乌尔其汗环志站 牙克石 022159;辽宁老铁山蛇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连 116000;辽宁鸟类研究中心 大连 116013;吉林珲春鸟类环志站 珲春 133300;吉林省吉林市鸟类环志站 吉林 132000;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五大连池 164133;秦皇岛市海滨林场 秦皇岛 066100;黑龙江新青鸟类环志站 伊春 15303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