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国际学界对中国财政治理的评价研究
文献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进财政治理创新,引起国际关注.国际学界认为,中国改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致力于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适配;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为稳健的财政运行提供保证;加大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福利不断提高;国际合作和对外援助规模扩大,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国际学界从不同角度解构了中国财政"何以为治".激励论认为财政分权产生了地方治理激励,动能论认为财政与经济发展的交互驱动使经济拥有持续动能,行政进步说认为公共行政的改进改善了财政运行程序,再平衡说认为结构性和周期性不平衡的打破有利于实现再平衡,政治包容说认为民主协商的政治程序促进了财政的信息包容与决策包容.但是,中国的财政治理仍存在债务风险问题、结构性问题以及不平等问题,学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对中国财政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关键词:
财政治理;财政分权;政治包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晖;毕学进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100872;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晖;毕学进-.国际学界对中国财政治理的评价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2(04):79-91
A类:
政治包容
B类:
国际学界,中国财政,财政治理,治理创新,中央政府,财政关系,各级政府,财权,事权,权相,财政管理体制,财政运行,大公,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福利,对外援助,负责任大国,财政分权,地方治理,交互驱动,公共行政,运行程序,再平衡,民主协商,债务风险,风险问题,结构性问题,不平等问题,启示意义
AB值:
0.337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