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伤寒论》火郁发之探析
文献摘要:
火郁证,既有火的表现,又有郁的病机,为火热被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气血湿痰郁遏所致.风寒邪气袭表入里,闭郁气机,也可引发一系列火郁证候.以病位言之,火郁证有表里上下之别;以病理因素言之,有气血湿痰之异;以脏腑言之,又有心肝脾肺肾的不同.《伤寒论》中,火郁在表者,麻黄汤或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化热入里者,大青龙汤主之;郁热在上者,半夏散及汤主之;郁热在下者,用大承气汤;血分郁热者,用桃核承气汤;湿阻郁热者,茵陈蒿汤主之;痰阻郁热者,小陷胸汤主之;因虚致火郁者,小建中汤主之;心经火郁者,栀子豉汤主之;肺经火郁者,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脾胃火郁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肝胆火郁,用乌梅丸或小柴胡汤;肾经火郁者,四逆散主之.在上在表者,开之发之;在里在下者,泻之导之.在用药方面,有解郁和除热两端,多寒温并用,选用温药开其郁结、展布气机;寒药解散郁热,药宜清轻,切忌过用苦寒,致冰伏气机.
文献关键词:
火郁证;火郁发之;《伤寒论》;张仲景
作者姓名:
乔普荣;汤琪;李芳;徐俊;尹谢添
作者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公安中医医院,湖北公安 434300;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湖北武汉 430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乔普荣;汤琪;李芳;徐俊;尹谢添-.《伤寒论》火郁发之探析)[J].河南中医,2022(04):491-494
A类:
阻郁
B类:
伤寒论,火郁发之,火郁证,火热,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血,痰郁,风寒,寒邪,邪气,郁气,气机,证候,病位,表里,病理因素,脏腑,有心,心肝,肝脾,脾肺,麻黄汤,桂枝,越婢,化热,大青龙汤,郁热,半夏,大承气汤,血分,桃核承气汤,湿阻,茵陈蒿汤,小陷胸汤,小建中汤,心经,栀子豉汤,肺经,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脾胃,大黄,黄黄,黄连,泻心汤,肝胆,乌梅丸,小柴胡汤,四逆散,药方,除热,寒温并用,温药,郁结,展布,解散,切忌,苦寒,张仲景
AB值:
0.486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