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马尼拉海沟1.4 ka B.P.以来浊流事件沉积及其成因机制
文献摘要:
浊流是远距离沉积物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海底浊流广泛存在于海底峡谷或海沟.马尼拉海沟位于南海东北部,是一条正在活动的板块汇聚边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亚热带—热带)和气候条件(台风频发),使得马尼拉海沟浊流频发,然而,现今对马尼拉海沟的浊流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对马尼拉海沟北部水深3747m处重力柱岩心(GEO6)进行高精度的粒度及沉积学特征分析,探讨马尼拉海沟浊流沉积规律.GEO6岩心底部细颗粒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14C的AMS年龄为1405 aB.P..高精度的粒度分析(0.25cm)和沉积学特征显示:GEO6岩心记录有至少11次浊流沉积(T1-T11),且这些浊流都有明显的底部粒度最粗(砂质粉砂或砂)、向上粒度逐渐变细的正粒序特征,只有T8沉积体为反粒序特征,可能为异重流沉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研究认为1.4kaB.P.以来,研究区频繁的台风带来了大量陆源松散沉积物堆积在马尼拉海沟上游(高屏峡谷),不稳定的构造环境及地震频发导致这些松散沉积物垮塌并向下游马尼拉海沟输送,在海沟内形成频繁发育的浊流沉积体.
文献关键词:
马尼拉海沟;浊流沉积;地震;南海
作者姓名:
徐伟;刘晓航;刘猛;胡丽沙;徐景平;汪志文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广东深圳5180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伟;刘晓航;刘猛;胡丽沙;徐景平;汪志文-.马尼拉海沟1.4 ka B.P.以来浊流事件沉积及其成因机制)[J].古地理学报,2022(03):449-460
A类:
3747m,GEO6,4kaB
B类:
马尼拉海沟,成因机制,远距离,沉积物,海底峡谷,南海东北部,亚热带,气候条件,台风,风频,甚少,水深,岩心,沉积学特征,浊流沉积,沉积规律,心底,细颗粒,颗粒沉积,浮游有孔虫,14C,AMS,粒度分析,25cm,T11,砂质,粉砂,变细,T8,积体,异重流,区域地质,地质资料,风带,陆源,构造环境,垮塌
AB值:
0.2357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