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复脉逐瘀汤辅助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复脉逐瘀汤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骨科手术后DVT患者9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DVT置管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复脉逐瘀汤,2组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全自动血栓弹力图分析仪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凝血块形成时间(clot time formation,K)、凝血块形成速率(alpha-angle,α)、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CRP水平;根据全血高度计算红细胞比容(Hct)。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37/45)、对照组为62.2%(2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9,
P=0.034)。观察组治疗后患肢疼痛、肌肤甲错色黯、患肢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26、7.14、6.88,
P值均<0.001)。治疗后,观察组R[(6.12±0.86)min比(5.45±0.56)min,
t=3.58]、K[(2.24±0.45)min比(1.72±0.42)min,
t=4.63]长于对照组(
P<0.01);α[(51.69±2.23)°比(54.23±2.42)°,
t=4.23]、MA[(51.58±3.62)min比(54.58±3.53)min,
t=3.25]小于对照组(
P <0.01),血清IL-6、CRP水平及Hct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66、2.96、7.58,
P值均<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为22.2%(1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1,
P=0.036)。
结论:复脉逐瘀汤可有效降低骨科术后DVT患者的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文献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手术后并发症;血栓弹力图试验;复脉逐瘀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雄;张欢;张宝华
作者机构:
贺州市人民医院外周血管与肿瘤介入科,贺州 542899;贺州市人民医院质控科,贺州 542899;贺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贺州 5428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雄;张欢;张宝华-.复脉逐瘀汤辅助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05):516-520
A类:
复脉逐瘀汤,血栓弹力图试验
B类:
辅助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静脉栓塞,deep,venous,thrombosis,DVT,纳入标准,本院,骨科手术,置管溶栓,溶栓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中医证候评分,TEG,reaction,凝血块,形成时间,clot,formation,alpha,angle,最大振幅,maximal,amplitude,MA,全血,高度计算,红细胞比容,Hct,总有效率,患肢疼痛,肌肤,患肢肿胀,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黏度,预防血栓,血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手术后并发症
AB值:
0.2773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