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手术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路联合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8-12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的36例严重下颈椎损伤,15例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前路组),9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后路组),12例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前后路联合组),比较三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椎体相对滑移距离、伤椎Cobb角.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前路组出现1例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后路组与前后路联合组各出现2例颈部后方轴性疼痛,行止痛处理,并给予肌松剂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1年神经功能ASIA等级:A级4例,B级5例,C级10例,D级10例,E级7例.三组末次随访时椎体相对滑移距离、伤椎Cobb角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下颈椎损伤通过手术完成脊髓减压对恢复颈椎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十分重要.前路手术可以完成充分的神经减压,并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后路手术可以处理以后方极其不稳定或颅骨牵引难以复位的严重下颈椎损伤.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累及三柱的严重下颈椎损伤.
文献关键词:
下颈椎损伤;骨折;手术入路;内固定
作者姓名:
王玥;刘少军;李涛;王攀;王微慎;杜随勇;屈耀宁;梁少青;李东东
作者机构:
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脊柱外科,陕西西安710065
引用格式:
[1]王玥;刘少军;李涛;王攀;王微慎;杜随勇;屈耀宁;梁少青;李东东-.不同手术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损伤)[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05):480-482
A类:
B类:
不同手术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分析前,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前后联合入路,椎体,相对滑移,滑移距离,Cobb,随访时间,声音嘶哑,轴性疼痛,行止,止痛,痛处,肌松剂,症状缓解,ASIA,过手,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减压,骨折复位,颅骨牵引,三柱
AB值:
0.2135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