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脑钠肽(BN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杭州明州医院接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BNP、Lp-PLA2、HbAlc、临床症状发作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95/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5.69,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BNP、Lp-PLA2水平分别为(101.21±40.13)ng/L、(105.56±12.56)p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1.57±37.29)ng/L、(137.52±16.88)p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19、15.19,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分别为(1.84±0.49)min/次、(1.32±0.21)次/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3±1.72)min/次、(3.58±0.71)次/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95、30.52,均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分别为(33.28±1.21)mm、(47.89±5.61)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6±2.14)mm、(53.25±5.07)mm,观察组LVEF为(48.59±5.81)%,高于对照组的(41.16±5.8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41、7.09、9.03,均 P <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96, P=0.002)。 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BNP、Lp-PLA2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型;替格瑞洛;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利钠肽,脑;糖化血红蛋白
作者姓名:
许惠菊;余传银
作者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20级,杭州 310053;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心内科,杭州 300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惠菊;余传银-.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中国基层医药,2022(01):33-37
A类:
B类:
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脑钠肽,BN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Lp,PLA2,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州,接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氯吡格雷,症状发作,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后观,pg,均差,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利钠肽
AB值:
0.1903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