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声像图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肿块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 ABVS)的声图像特征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证实为单侧单发的212例乳腺癌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根据病理结果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83例和无转移组129例,比较两组患者肿块的ABVS声像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计算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截断值,并分析各危险因素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转移组伴汇聚征或微钙化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0.2% vs 65.1%)高于无转移组(43.4% vs 37.2%)( P=0.017 vs P<0.001),转移组肿块最大径大于无转移组( Z=2.18, 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微钙化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522, P=0.003)。以肿块最大径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589,最佳截断值为2.85 cm,灵敏度为34.9%,特异度为82.9%,阳性预测值为56.9%和阴性预测值66.5%。以微钙化和汇聚征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5.1%和60.2%,特异度为62.8%和56.6%,阳性预测值52.9%和47.2%,阴性预测值73.6%和68.9%。 结论:乳腺癌肿块最大径、微钙化及冠状面汇聚征是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淋巴结;乳腺癌;超声;转移
作者姓名:
卢利仁;徐陈柯;戴超超;许晓静;朱罗茜;谭艳娟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杭州 310006
引用格式:
[1]卢利仁;徐陈柯;戴超超;许晓静;朱罗茜;谭艳娟-.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声像图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22(05):536-540
A类:
B类: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声像图特征,特征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癌肿,肿块,automated,breast,volume,scanner,ABVS,图像特征,浙江大学,学医,杭州市,单发,病理结果,logistic,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线计算,截断值,断乳,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汇聚征,微钙化,淋巴结转移率,乳腺癌患者,及冠,冠状面
AB值:
0.1503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