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再通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构建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血管再通后恶性脑水肿(MBE)发生的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性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3月—2020年6月于江阴市中医院行早期血管内治疗(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3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
n=267)和测试组(
n=115),根据患者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是否发生MBE,将训练组分为MBE组(
n=41)和非MBE组(
n=226)。分别比较训练组与测试组及训练组中MBE组与非MBE组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包括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侧支循环分级、脑血容量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筛选闭塞血管成功再通的前循环ALVOS患者发生MBE的预测因素,比较两个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训练组和测试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BE组患者的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比例、脑侧支循环0~2级比例、取栓次数>3次比例、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脑血容量分别为(68.95±8.04)岁、(146.71±22.73) mmHg、17(13,21)分、87.80%、82.93%、68.29%、(365.64±87.83) min、(32.56±5.73) mL/100 g,明显高于非MBE组[(60.27±7.13)岁、(137.92±19.58) mmHg、14(10,18)分、73.01%、60.62%、2.65%、(307.59±74.05) min、(27.49±5.46) mL/100 g](
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年龄、入院NIHSS、脑侧支循环分级、取栓次数、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前循环ALVOS患者行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发生MBE的预测因素(
P<0.05)。XGBoost算法模型重要特征评分中排前五位的为脑侧支循环分级34分、取栓次数27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25分、入院NIHSS评分22分、年龄16分。训练组中,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95%
CI:0.749~0.883),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
χ2=1.547,
P=0.438;XGBoost算法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95%
CI:0.799~0.913),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
χ2=1.021,
P=0.998。
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和XGBoost算法模型对前循环ALVOS患者行EVT后闭塞血管成功再通后MBE发生的预测性能相当,且脑侧支循环分级、取栓次数、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入院NIHSS评分以及年龄可作为预测因子。
文献关键词:
卒中;脑水肿;血管;Logistic模型;XGBoost算法模型;血管再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承军;李虎;黄晓成;王海华
作者机构:
江阴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214400;江阴市中医院介入科 214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承军;李虎;黄晓成;王海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再通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预测模型)[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01):15-23,F3
A类:
B类: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恶性脑水肿,XGBoost,算法模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MBE,预测性能,江阴市,中医院,早期血管内治疗,EVT,训练组,治疗情况,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侧支循环分级,脑血容量,模型筛选,预测因素,区分度,校准度,均数,非正态分布,Q1,Q3,Mann,Whitney,入院收缩压,压比,取栓次数,mmHg,中排,五位,Hosmer,Lemeshow,预测因子
AB值:
0.1744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