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咽升动脉分支的解剖分组及其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咽升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在颈部颅底区域走行规律及其在血管内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以10%甲醛固定并用乳胶灌注的8具(16侧)成人颅颈部标本,自颈总动脉分叉水平向上解剖至颅底骨质,分离显露咽升动脉及周围相关结构,观察咽升动脉的起源部位及主要分支,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依据咽升动脉主要分支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分为颈动脉鞘内、外2组,观察2组分支血管的走行规律及解剖分布特点。结果:8具16侧标本中:咽升动脉13侧自面动脉起始点平面以下的颈外动脉发出,2侧起源于枕动脉,1侧与枕动脉共干起源于颈外动脉;14侧咽升动脉沿颈内动脉腹侧上行(15.39 ± 3.20)mm后发出主要分支咽干和脑膜干,2侧变异。脑膜干自咽升动脉主干发出(9.32 ± 3.20)mm后均穿入颈动脉鞘,上行分叉后经舌下神经管或颈静脉孔或鼓室小管下口或枕大孔入颅;咽干则在颈动脉鞘外走行并分布于咽旁、椎旁等区域。颈动脉鞘内组包括脑膜干和鼓室下动脉,均穿入颈动脉鞘后沿颈内动脉内侧上行;颈动脉鞘外组包括咽干和肌支,于鞘外走行。结论:咽升动脉及其分支变异显著、走行复杂,可按照咽升动脉各主要分支与颈动脉鞘的位置关系对其进行分组描述;该分组描述在头颈部病变患者个体化血管内外治疗方案制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证实。
文献关键词:
咽升动脉;咽升动脉咽支;颈动脉鞘;解剖学,局部
作者姓名:
左赋兴;万经海;李茗初
作者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2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53
引用格式:
[1]左赋兴;万经海;李茗初-.咽升动脉分支的解剖分组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2(05):297-301
A类:
咽升动脉咽支
B类:
颅底,外治,甲醛,乳胶,部标,颈总动脉,分叉,骨质,显露,解剖学参数,颈动脉鞘,位置关系,始点,颈外动脉,干起,颈内动脉,腹侧,脑膜,穿入,舌下神经,神经管,颈静脉孔,鼓室,管下,下口,分支变异,头颈部,方案制定,临床应用价值
AB值:
0.223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