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螺旋CT引导的钻孔抽吸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螺旋CT引导的钻孔抽吸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开颅手术56例(开颅组);术前使用螺旋CT定位血肿范围,依据扫描结果定位穿刺点进行钻孔抽吸引流56例(抽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变化,计算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IL)-17、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抽吸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开颅组[(1.21 ± 0.28) h比(2.43 ± 0.37) h、(131.98 ± 39.51) ml比(231.64 ± 47.65) ml、(41.05 ± 5.68) ml比(62.93 ± 7.83)ml],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组[(89.57 ± 6.15)%比(77.95 ± 5.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个月,抽吸组S100B、NES、IL-17、IL-1β、CRP水平低于开颅组[(0.49 ± 0.18) μg/L比(0.67 ± 0.24) μg/L、(15.32 ± 1.67) μg/L比(17.61 ± 1.59) μg/L、(147.38 ± 14.86) ng/L比(172.59 ± 12.94) ng/L、(84.17 ± 10.48) ng/L比(107.43 ± 9.35) ng/L、(33.78 ± 4.77) mg/L比(47.01 ± 4.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个月,抽吸组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Barthel评分高于开颅组[(3.57 ± 2.13)分比(7.83 ± 2.96)分、(84.56 ± 8.16)分比(67.43 ± 6.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比传统开颅手术,在螺旋CT引导下对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抽吸引流的方案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减轻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更佳的优势。
文献关键词: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定位;抽吸引流术;基底节区
作者姓名:
解锋;杨朋
作者机构:
兰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临沂 277799
引用格式:
[1]解锋;杨朋-.基于螺旋CT引导的钻孔抽吸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12):1084-1087
A类:
B类:
钻孔,抽吸术,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兰陵县,传统开颅手术,扫描结果,穿刺点,手术情况,血肿体积,体积变化,血肿清除率,血清神经元,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S100B,水平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评定量表,BI,组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ml,NES,并发症发生率,炎性反应,神经功能,颅内出血,高血压性,体层摄影术,线计算,抽吸引流术
AB值:
0.2008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