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术前访视时前瞻性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时行前瞻性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成都市大邑县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组和G组,各40例,D组按照常规方法行术前访视,G组按照前瞻性干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30 min(T
1)和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1(T
2)、5(T
3)、10(T
4)、30 min(T
5)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以及术后第一天焦虑、抑郁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量表-20(SNOT-20)评估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G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D组[7.5%(3/40)比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50,
P<0.05)。两组T
1、T
5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T
2、T
3和T
4时G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一天G组状态焦虑询问表(S-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D组[(35.45 ± 5.32)分比(39.35 ± 4.91)分、(35.42 ± 7.82)分比(38.76 ± 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鼻窦炎症状、鼻部症状、睡眠障碍、情感障碍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G组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麻醉前访视时行前瞻性干预应用于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不良情绪,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文献关键词:
鼻窦炎;外科手术;麻醉后护理;躁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建波;张伟;胡鹤;曹建刚;刘超;赵泽宇;杨海刚;程继明
作者机构:
成都市大邑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成都 611330;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四川省康复医院麻醉科,成都 611130;成都市大邑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头颈外科,成都 6113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建波;张伟;胡鹤;曹建刚;刘超;赵泽宇;杨海刚;程继明-.术前访视时前瞻性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08):717-720
A类:
B类:
术前访视,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时行,成都市,大邑县,全身麻醉手术,照常,常规方法,干预方法,T
,拔出,出气,气管导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第一天,抑郁评分,术后苏醒期躁动,并发症发生情况,鼻腔鼻窦结局,SNOT,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状态焦虑,询问,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率,鼻部症状,睡眠障碍,情感障碍,干预应用,可减轻,应激反应,不良情绪,外科手术,麻醉后护理
AB值:
0.209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