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与假性脉管浸润发生率的关系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和假性脉管浸润发生率之间的关联.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治早期子宫内膜癌且病例资料完整者共9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45例)与开腹组(45例).由2位病理科专家分别对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阅片,记录并鉴别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假性脉管浸润(PV1),将病理判读信息与病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病理分级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90例患者中,脉管内可见肿瘤细胞团者30例,其中LVSI者21例、PVI者13例,LVSI及PVI并存者4例.两组脉管内肿瘤细胞团及LVSI发生率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PVI发生率(22.22%)高于开腹组(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7例PVI均表现为外层肌层厚壁大血管中可见癌栓,伴间质组织等.随访1年,共4例肿瘤复发,病理类型均为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其中2例为LVSI合并PVI者(腹腔镜组);1例为LVSI(开腹组);1例为PVI(开腹组).结论 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更易发生PVI,应引起临床重视.
文献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假性脉管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燕宁
作者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洛阳471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燕宁-.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与假性脉管浸润发生率的关系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22(06):12-15
A类:
假性脉管浸润
B类:
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关系分析,本院,月经,经治,病例资料,资料完整,手术方式,开腹,病理科,病理切片,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PV1,判读,病理分级,统计学差异,肿瘤细胞,PVI,外层,肌层,厚壁,大血管,癌栓,肿瘤复发,病理类型,低分化,化子,子宫内膜样腺癌
AB值:
0.1924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