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松针红斑病研究进展分析
文献摘要:
松针红斑病又称红带状斑病、叶枯病,是全球天然松林和人工松林中最具破坏性的叶部病害之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松针红斑病在北美洲松树种植园中首次作为一个严重问题出现.松针红斑病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松属植物种植的限制因素,在中国及欧盟被列为检疫性病害.该病1980年在我国大、小兴安岭林区被首次发现,现已达到流行程度,并扩展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等地.近几年,由于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成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主栽树种,该病在栽培区陆续发病并且呈扩散蔓延趋势,目前已经为害松属超过95个种、变种和亚种的植物,以及越来越多非松属植物,包括冷杉属(Abies Mill)、雪松属(Cedrus Trew)、落叶松属(Larix Mill.)、云杉属(Picea Dietr.)等109个寄主类群.研究表明,感染率达20%时林木出材率比未受感染林木低20%,发病严重时还可导致林木死亡.本文对中国知网检索到的近几十年发表的有关松针红斑病的论文进行总结分析,对松针红斑病的分布、危害、病原和发展规律以及防治进行综述,并展望其研究前景,以期为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胜花;秦强;刘丽洁;刘静
作者机构: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农牧水利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胜花;秦强;刘丽洁;刘静-.松针红斑病研究进展分析)[J].内蒙古林业,2022(02):34-35
A类:
家松,Trew,Dietr
B类:
松针,红斑,斑病,研究进展分析,红带,叶枯病,松林,林中,破坏性,叶部病害,五六十年代,北美洲,松树种植,种植园,园中,松属,植物种植,限制因素,检疫性病害,小兴安岭,林区,东北三省,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三北防护林,防护林体系,主栽,栽树,扩散蔓延,为害,变种,亚种,冷杉属,Abies,Mill,雪松,Cedrus,落叶松,Larix,云杉属,Picea,寄主,类群,感染率,林木,出材率,研究前景
AB值:
0.4261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