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绿色金融是实现优化资源绿色配置,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研究基于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相关性分析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信贷余额和债券规模均有大幅度上升,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二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发育程度远高于西部地区,区域间差距拉大.三是核密度图表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速度放缓,多极化、两极化逐渐消失,但极化效应仍然明显.四是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金融发展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关联性,本地区的发展要受到邻近行政单元的影响,且"俱乐部"趋同现象显著,大部分省份分布在一三象限.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针对性意见.
文献关键词:
绿色金融;现状分析;熵值法;空间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超;毛文倩;沈洋;陈俊杉
作者机构: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超;毛文倩;沈洋;陈俊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2(04):13-21,32
A类:
B类:
绿色金融发展,气候环境,熵值法,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金融市场,市场规模,信贷,余额,债券,发展指数,地域差异,发育程度,区域间,拉大,核密度图,图表,放缓,多极化,两极化,极化效应,相关性检验,空间关联性,俱乐部,趋同,同现,分省,一三,象限
AB值:
0.3241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