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浅议方去疾篆刻取法
文献摘要:
方去疾(1922—2001)原名之木,谱名文俊,字去疾,以字行.曾用名正孚、超、季、季君、之木、?,号心斋,室名有四角草堂、宋玺斋、岳阳书楼.1922年3月12日生于浙江温州市城区(旧称永嘉)一户书香人家.他幼承庭训,喜爱书画、篆刻,据其个人档案所载:"我学习篆刻,主要原因是由家庭影响产生的,我的父亲爱好篆刻,还喜欢书法,叔父是个书家,他们对此道是下过苦功的,叔父的一生就是依靠写字,此外还有堂兄、表兄、表侄等人都是篆刻者,尤其是堂兄更有成就,著作各种考释研究书籍.而我在宣和印社耳目沾染尽是这些书籍,日常接触的都是金石书画爱好者,这是客观因素,更加推动了我钻研金石篆刻的信心."[1]在其自述中,提到其学习篆刻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影响.其父方友仁爱好篆刻,喜欢书法,但在方去疾七岁时便去世了,所以,其受父亲的影响较小.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叔父方朝雄和堂兄方介堪及胞兄方节庵.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及艺术熏陶为方去疾的书法篆刻之路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李默
作者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默-.浅议方去疾篆刻取法)[J].西泠艺丛,2022(11):13-18
A类:
书香人家,表侄,宣和印社,方节庵
B类:
浅议,篆刻,取法,原名,曾用名,心斋,四角,草堂,岳阳,书楼,温州市,旧称,永嘉,一户,庭训,爱书,个人档案,所载,家庭影响,父亲,亲爱,书法,叔父,书家,下过,苦功,写字,堂兄,表兄,考释,书籍,耳目,沾染,尽是,金石书画,爱好者,客观因素,钻研,自述,其父,仁爱,七岁,去世,方介堪,胞兄,家庭教育,熏陶
AB值:
0.51881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