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绿色建筑实践对SDGs的贡献及其测量方法
文献摘要:
绿色建筑因具有减少能源与材料使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而被广泛实践.然而,在全球加速实施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当前,尚缺乏关于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推动作用的讨论.在借鉴相关研究思路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和优化,确定了研究框架和方法:首先,以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桥梁,以德国DGNB所提供的评价指标与SDGs相关性的定性描述为基准;然后,借助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与SDGs之间的定性关系进行补充和定量转化;再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得到我国绿色建筑对SDGs贡献的一般性特征;最后,将绿色建筑认证项目的指标得分率,与其评价标准对SDGs的贡献相结合,得到特定绿色建筑对SDGs贡献的个性特征.结果显示,拟议方法可有效测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其认证项目对SDGs的贡献,进而反映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SDGs贡献的一般性和个性特征.具体而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认证案例对不同SDGs的贡献有所差异,但两者对SDG12(可持续消费与生产)、SDG7(能源保障与清洁能源)和SDG6(饮水安全)的贡献均较为突出.厘清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对SDGs的贡献将有利于利益相关者更加积极地采纳绿色建筑,进而促进我国加速实现SDGs.
文献关键词: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评价标准;绿色认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莉华;温宝华;严建伟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莉华;温宝华;严建伟-.中国绿色建筑实践对SDGs的贡献及其测量方法)[J].南方建筑,2022(07):10-19
A类:
DGNB,SDG6
B类:
建筑实践,SDGs,材料使用,温室气体排放,可持续发展议程,尚缺,可持续发展目标,鉴相,调整和优化,研究框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德,定性描述,德尔菲法,一般性,目的指标,得分率,个性特征,拟议,SDG12,可持续消费,SDG7,能源保障,清洁能源,饮水安全,利益相关者,极地,采纳,绿色认证
AB值:
0.2558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