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全面依法治国及网络社会双重背景下的法律认同建构——基于广义倾向值匹配法的实证探讨
文献摘要:
法律认同是法律信仰得以形成的先决条件,亦是建设法治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系统考察我国公民的互联网使用对其法律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认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法律在权利保障范围及权利保障时效两方面的社会认同度有待提高.探索全面依法治国及网络社会双重背景下公众法律认同的建构策略,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努力: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权利观是提升网络时代法律认同的关键环节之一;法律制度建设应将保护公民权利作为核心原则,尤其应注意依据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各种合理的新型权利的保护需求,及时做好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继续坚持并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并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好法律公关工作.
文献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权利泛化倾向;法律认同;广义倾向值匹配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立民;邢海燕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上海 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上海 2002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立民;邢海燕-.全面依法治国及网络社会双重背景下的法律认同建构——基于广义倾向值匹配法的实证探讨)[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2(02):78-88
A类:
广义倾向值匹配法,权利泛化倾向
B类:
全面依法治国,网络社会,法律认同,认同建构,同是,法律信仰,先决条件,设法,法治社会,社会心理基础,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系统,统考,互联网使用,提升空间,权利保障,社会认同,认同度,建构策略,网络时代,法律制度建设,公民权利,核心原则,涌现出,新型权利,修订工作,普法,宣传教育,公关
AB值:
0.2812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