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POI的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以火车北站、春熙路、环球中心片区为例
文献摘要: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商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其合理化布局对发展城市经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2015年、2018年、2020年的成都市POI数据,运用Python、GIS提取火车北、春熙路、环球中心三大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历年POI点位分布.通过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解析成都市典型商圈的地下商业空间时空演化规律与机制.结果 表明:①三个片区的地下商业空间平面布局均表现为廊道集聚和散点扩张特征明显,地下商业空间集聚趋于多中心与簇群化,竖向组织形成了紧邻式、通道连接式、商街连接式三种模式;②春熙片区地下商业业态呈餐饮占比衰减,购物与生活服务增加的趋势,环球中心为生活服务类增长型,而火车北为购物增长型;③火车北站与春熙路片区地下商业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特征向异性变化更为显著,而环球中心则为衰减状态,地下商业空间发展呈多向均匀式布局发展;④交通可达性提升、产业空间重构、存量空间开发等是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的演化重要驱动因素.
文献关键词:
地下商业空间;热点区;时空演化;POI;演化机制;成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翰;沈中伟;喻冰洁;李渊;罗克乾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成都市郫都区发展和改革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翰;沈中伟;喻冰洁;李渊;罗克乾-.基于POI的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演化与机制研究——以火车北站、春熙路、环球中心片区为例)[J].南方建筑,2022(01):85-93
A类:
B类:
POI,成都市,地下商业空间,空间演化,火车,北站,春熙路,环球,片区,城市商业,商业活动,合理化布局,城市经济,居民消费需求,Python,取火,大片,历年,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商圈,时空演化规律,平面布局,廊道,散点,扩张特征,空间集聚,多中心,群化,竖向,组织形成,紧邻,三种模式,商业业态,餐饮,购物,生活服务,增长型,空间发展,交通可达性,产业空间,空间重构,存量空间,空间开发,驱动因素,热点区,演化机制
AB值:
0.3141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