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分期论治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分为Ⅰ期(急性期和恢复期)84例和Ⅱ期(后遗症期)6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再将两组分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Ⅰ期给予夏芎调神方、Ⅱ期给予加减乌菟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ADL)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睡眠、中医证候及卒中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夏芎调神方在改善不寐、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偏身感觉障碍、肢体麻木、头晕、胸闷、痰多、脘腹胀满、身体困重、面色紫黯、肌肤甲错、口苦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减乌菟汤在改善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口苦、情志不舒、胁肋隐隐灼痛、手足蠕动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五脏-心脑-神"轴为理论指导,应用夏芎调神方和加减乌菟汤分期论治中风后失眠临床安全有效.
文献关键词:
中风后失眠;分期论治;"五脏-心脑-神"轴;临床观察
作者姓名:
郭闫葵;张晓燕;朱锦如;朱智羽
作者机构:
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济南 250012;日照市中医院,山东日照 276800;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山东烟台 264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闫葵;张晓燕;朱锦如;朱智羽-.分期论治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22(02):25-28
A类:
夏芎调神方
B类:
分期论治,中风后失眠,临床观察,失眠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西医常规治疗,加减,疗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指数,ADL,指标改善,改善睡眠,卒中后,后日,日常生活能力,西药,药对,不寐,半身不遂,感觉障碍,肢体麻木,胸闷,腹胀满,面色,肌肤,口苦,改善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情志,隐隐,灼痛,手足,蠕动,五脏,心脑,临床安全
AB值:
0.3219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