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鲁西南地区小麦—西瓜套作高效种植模式
文献摘要:
间套作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其中就有桑园间作豆科作物的记载,经历了2000多年的农业发展,间套作技术逐步演变为一种高效集约化种植模式,在现代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1].套作技术不仅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产出率,增加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是一种集约化土地利用方式[2].鲁西南地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耕层深厚[3],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瓜果产区.近年来,西瓜逐渐成为该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小麦—西瓜套作高效种植模式以其特定的优点在鲁西南地区越来越受喜爱,并逐步成为该地区主要种植模式.小麦、西瓜间隔种植,每6行小麦种植1行西瓜,小麦行距20~25 cm,每行西瓜80~100 cm.11月份播种小麦,翌年6月上旬收获;4月中旬开始西瓜育苗,5月1日过后开始种植,7月中下旬陆续上市.该模式一般亩产小麦400~500 kg、西瓜3500~4500 kg,经济效益可观.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海堂
作者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东新农场 山东菏泽274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海堂-.鲁西南地区小麦—西瓜套作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农技推广,2022(01):45-46
A类:
B类:
鲁西南地区,西瓜,高效种植模式,间套作,可追溯,齐民要术,桑园,豆科作物,高效集约,集约化,现代农业,复种指数,产出率,经济收入,规模化种植,土地利用方式,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耕层,瓜果,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小麦种植,行距,每行,播种,翌年,上旬,中旬,育苗,过后,中下旬,亩产
AB值:
0.3281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