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应用透明三维打印模型辅助枢椎后路内固定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在上颈椎损伤治疗过程中应用透明三维打印模型辅助枢椎后路内固定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的上颈椎损伤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7.36±12.84)(23~70)岁.依据辅助螺钉置入的方法将全部病例分为模型组(19例)与徒手组(26例).对模型组患者利用三维打印透明光敏树脂1:1伤椎模型指导术中置钉;对徒手组患者通过伤椎CT轴位和矢状位像指导术中置钉.采用Kawaguchi分级方法对枢椎椎弓根钉置钉的准确性进行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术后颈椎功能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术中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组置入枢椎椎弓根钉33枚和椎板螺钉5枚,椎弓根钉位置为0级23枚(69.7%)、1级10枚(30.3%);徒手组置入枢椎椎弓根钉48枚和椎板螺钉4枚,椎弓根钉位置为0级20枚(41.7%)、1级22枚(45.8%)和2级6枚(12.5%);两组患者椎板螺钉均位于枢椎椎板骨质内.模型组置钉准确率优于徒手组(P<0.05).全部患者获随访(8.4±8.6)(6~12)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见脊髓及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错位和断裂.结论 采用三维打印透明模型辅助枢椎后路内固定置钉较传统徒手置钉更准确,效果同样安全可靠,且操作更为便捷直观.
文献关键词:
枢椎;颈椎;骨折;脊柱融合术;椎弓根钉;打印;三维;患者特异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郝帅;马迅;张彦男;赵浩亮;冯皓宇;柳青青
作者机构:
030000 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帅;马迅;张彦男;赵浩亮;冯皓宇;柳青青-.应用透明三维打印模型辅助枢椎后路内固定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2(05):274-280
A类:
Kawaguchi,患者特异性模型
B类:
三维打印模型,模型辅助,定置,上颈椎损伤,治疗过程,螺钉置入,骨科,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伤患,中男,明光,光敏树脂,中置,轴位,矢状位,分级方法,枢椎椎弓根,椎弓根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科协,JOA,后颈,颈椎功能,脊髓,椎动脉,动脉损伤,伤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板螺钉,枢椎椎板,骨质,置钉准确率,内固定松动,徒手置钉,脊柱融合术
AB值:
0.2067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