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针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疼痛情况[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颈椎活动度、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表(S F-36)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PRI、VAS、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右旋转、左右侧屈、后伸、前屈方向的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降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文献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痹;项痹;电针;推拿;血液流变学;颈椎活动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俊恒
作者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俊恒-.电针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2(03):50-53
A类:
颈痹
B类:
推拿治疗,临床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推拿法,上联,电针治疗,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疼痛情况,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颈椎活动度,状况调查,调查表,右旋,左右侧,生活质量评分,标高,总有效率,项痹
AB值:
0.1751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