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针穴位刺激联合手部动力支具牵引在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带线锚钉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穴位刺激联合手部动力支具牵引在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带线锚钉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带线锚钉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电针穴位刺激联合手部动力支具牵引,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掌指功能[上肢功能评价表(DASH)、明尼苏达手灵巧度测试(MMDT)中的翻转时间(TT)及放置时间(PT)]、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手精细运动[采用普渡手精细运动(PPT)评定法从双手、组装、患手等3个维度进行评价]、掌指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两组干预后掌指关节运动功能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DASH、MMDT-TT、MMDT-PT、VAS均降低,双手、组装、患手精细运动均改善,掌指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及AD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掌指关节运动功能优良率为88.24%(45/51),对照组为70.59%(36/51),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0%(5/51),对照组为19.60%(10/51),两组比较P>0.05.结论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带线锚钉术后康复过程中采用电针穴位刺激联合手部动力支具牵引有助于减轻掌指疼痛,改善掌指关节活动度,提高手的灵巧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
文献关键词:
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带线锚钉术;电针;手部动力支具牵引;康复训练;关节活动度;疼痛
作者姓名:
胡坤然;闫立强;邵新中;王丰羽;刘林周;周朝波;赵桂林
作者机构: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石家庄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坤然;闫立强;邵新中;王丰羽;刘林周;周朝波;赵桂林-.电针穴位刺激联合手部动力支具牵引在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带线锚钉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22(11):70-73
A类:
手部动力支具牵引,掌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带线锚钉术
B类:
电针穴位刺激,伤患,术后康复,术后患者,常规康复训练,指功能,上肢功能,功能评价,评价表,DASH,明尼苏达,灵巧度,MMDT,TT,放置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精细运动,普渡,PPT,双手,被动活动,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量表,ADL,关节运动,运动功能,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不良,关节活动度,高手
AB值:
0.1312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