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适宜性分析的山西省明代内长城沿线传统聚落遗产廊道构建方法
文献摘要:
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是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何对明长城沿线大量的军事堡寨进行保护利用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遗产廊道理念为指导,以山西省内长城沿线80个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以适应性分析为基础,以最小阻力模型方法(MCR)为途经,采用GIS方法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构建以传统聚落为保护对象的遗产廊道.在适应性分析中,遗产廊道阻力因子包括区域高程、地形坡度、道路交通和河流水系四个方面,通过对相关阻力因子进行分级,并对影响因子进行系数及权重赋值,可以得到山西省内长城沿线传统聚落的综合适宜性评价图.总体来看,传统聚落适宜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河流及盆地附近,适宜性较低的区域主要为高山丘陵.基于上述适宜性评价结果,利用ArcGIS10.5的Cost Path工具生成多段最短路径,模拟生成山西省内长城沿线传统聚落潜在的遗产廊道空间.最后在区域视角下提出遗产廊道保护策略,以期促进明长城沿线人居环境改善,并为本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方法与路径.
文献关键词:
传统聚落;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明代内长城;山西省
作者姓名:
李文璇;曹象明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文璇;曹象明-.基于适宜性分析的山西省明代内长城沿线传统聚落遗产廊道构建方法)[J].小城镇建设,2022(01):59-68
A类:
明代内长城,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B类:
适宜性分析,长城沿线,传统聚落,遗产廊道,廊道构建,构建方法,军事堡寨,不可分割,保护利用,道理,适应性分析,阻力模型,模型方法,MCR,途经,多因子,子空间,空间叠加,保护对象,阻力因子,地形坡度,道路交通,河流水,权重赋值,综合适宜性,适宜性评价,交通干线,高山,山丘陵,ArcGIS10,Cost,Path,多段,最短路径,成山,区域视角,保护策略,线人,人居环境改善,保护与利用,科学方法,方法与路径
AB值:
0.2847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