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桂枝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桂枝甘草汤药物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室性早搏的潜在作用靶标和信号通路,进一步探究其机制如何产生.方法:通过充分利用中国中药管理系统的利用药理学信息数据库和利用药理学数据分析系统平台(tcmsp)软件进行筛选分析,得到中药桂枝和甘草中相关药物的活性化学成分以及其他相关药物靶标,并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室性期前收缩的相关靶标,获得药物治疗室性早搏的活性成分及靶标,通过使用cytoscape3.8.2软件进行药物-成分-疾病相关靶点信息的网络构造,使用STRING11.0数据库对其进行分析构建PPI靶点网络并对其靶点进行了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分析,筛选桂枝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核心靶点.结果:选择OB≥30%且DL≥0.18作为条件进行筛选,获得桂枝甘草汤与室性早搏相关的活性化合物94个,相关药物靶点202个,疾病靶点3101个,交集靶点145个,关键靶点包括AKT1、IL6、MAPK3、VEGFA、CASP3等.GO功能分析结果主要与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等相关.富集分析发现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TNF信号通路等多个信号通路相关.结论:应用理论方法证实桂枝甘草汤中药物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预测其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可能机制,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桂枝甘草汤;室性早搏;网络药理学;靶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志娟;耿乃志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志娟;耿乃志-.桂枝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机制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01):71-76
A类:
桂枝甘草汤,tcmsp
B类:
治疗室,室性早搏,机制探讨,网络药理学,汤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过充,中药管理,信息数据库,数据分析系统,系统平台,药物靶标,GeneCards,OMIM,室性期前收缩,cytoscape3,疾病相关,STRING11,PPI,靶点网络,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核心靶点,OB,DL,活性化合物,药物靶点,交集靶点,关键靶点,AKT1,IL6,MAPK3,VEGFA,CASP3,功能分析,核受体,RAGE,理论方法,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可能机制
AB值:
0.2952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