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吲哚菁绿造影在穿支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监测中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造影(ICGA)在穿支皮瓣术后血运危象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只SD大鼠,构建髂腰穿支皮瓣血管危象模型,分为:对照组,动脉危象组(危象时长15 min),静脉危象组(危象时长依次15 min,0.5、1、2、4 h).股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溶液,在注射后30、60、90、180、300 s利用手术荧光影像系统采集图像,观察并分析每组皮瓣及周围组织的平均荧光强度(MFI)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计算注射后30 s时每组皮瓣相对灌注值(RPV).结果:对照组皮瓣和周围组织MFI保持同步变化;动脉危象组皮瓣MFI为(34.9±5.8)AU和基线水平(34.1±6.4)AU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注射后30 s时,静脉危象15 min组皮瓣RPV为(112.8%±3.8%),高于对照组RPV(95.9%±1.0%)(P<0.05);静脉危象0.5、1、2、4 h组皮瓣RPV逐渐变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荧光图像模式和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血管危象类型和发生时间,从而为皮瓣监测提供指导.
文献关键词:
吲哚菁绿造影;荧光显像;穿支皮瓣;血管危象;皮瓣监测
作者姓名:
完颜超杰;吴中明;张峰瑞;李欢;杨子桧;王珺;韩雪娇;杨向明;雷德林;杨新杰;魏建华
作者机构:
710032 西安,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肿瘤科
引用格式:
[1]完颜超杰;吴中明;张峰瑞;李欢;杨子桧;王珺;韩雪娇;杨向明;雷德林;杨新杰;魏建华-.吲哚菁绿造影在穿支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监测中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2(02):178-183
A类:
吲哚菁绿造影,皮瓣监测
B类:
穿支皮瓣,皮瓣术,血管危象,ICGA,腰穿,动脉危象,静脉危象,股静脉注射,荧光影像,影像系统,采集图像,周围组织,平均荧光强度,MFI,灌注值,RPV,同步变化,AU,基线水平,统计学差异,荧光图像,发生时间,荧光显像
AB值:
0.2284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