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琵琶(二)
文献摘要:
(接上期)
2.克孜尔第14窟伎乐天人图中的琵琶
第14窟为一面积不大的方形窟,由于洞窟位置较高,破坏不甚严重,尤其窟顶壁画保存较好.根据该窟壁画的题材内容及绘画风格,参照毗邻洞窟碳-14测定数据,证明该窟应属克孜尔中期洞窟.
释迦牟尼成佛后,为度众生,四处弘扬佛法,表现说法度众的绘画,通常称为说法图.说法图在龟兹石窟中多绘在主室的两壁,构图较大,人物众多.形式是以佛为中心,四周围绕相关的人物,其排列规律是:佛两侧最上部为天人,包括梵天、帝释天等地位很高的天人,天人中常绘出伎乐天人;中部为四众,即佛的出家与在家弟子;最下部为被度化的人物和事件.伎乐天人有的执乐器,有的舞蹈,形态生动活泼.伎乐天人的作用是烘托佛的伟力,颂扬佛说法的功德,同时又在视觉上产生艺术感染力.说法图是龟兹石窟表现伎乐的主要所在之一(图2).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菁葆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菁葆-.丝绸之路上的龟兹琵琶(二))[J].乐器,2022(04):26-29
A类:
帝释
B类:
丝绸之路,琵琶,接上,上期,
2,克孜尔,伎乐,乐天,天人,方形,洞窟,壁画,题材内容,绘画风格,毗邻,应属,释迦牟尼,成佛,四处,佛法,表现说,法度,龟兹石窟,两壁,构图,四周围,最上,梵天,绘出,出家,家弟,弟子,最下,乐器,舞蹈,生动活泼,烘托,伟力,颂扬,佛说法,功德,艺术感染力
AB值:
0.4740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