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本草图经》对中药毒性的认识研究
文献摘要:
《本草图经》系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敕令编写《嘉祐本草》时,由医官掌禹锡、苏颂、张洞提议仿唐本《药图》和《图经》,向全国征集药材标本和药图,编撰绘制而成.全书载药814种,其中642种附药图933幅,是《嘉祐本草》的补遗之作,也是一部承前启后、集中反映北宋本草发展及民间用药的官修本草,对于中药鉴定、品种考证、药理毒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从《本草图经》药物三品分类和各药毒性记载两方面入手,系统梳理本书分类对药物毒性的体现和各药部分对毒性及毒性反应的详细论述,以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为参照,发现《本草图经》传承自《神农本草经》之三品分类法虽较为粗糙,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人对中药毒性的把握,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关于有毒中药记载,主要见于《嘉祐本草》不载之外草类和外木蔓类,共11种,占全部毒性药物28种的39.29%,集中体现了《本草图经》对于新增民间地方用药安全性和毒性的审慎考量,可为后世医家对于药物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本草图经;三品分类;中药毒性
作者姓名:
侯酉娟;李辰;刘燕君;李莎莎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引用格式:
[1]侯酉娟;李辰;刘燕君;李莎莎-.《本草图经》对中药毒性的认识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2(06):44-48
A类:
三品分类法
B类:
本草图经,中药毒性,北宋,宋仁宗,敕令,医官,苏颂,提议,药图,征集,编撰,载药,补遗,承前启后,集中反映,宋本,中药鉴定,品种考证,药理毒理,本书,对药,药物毒性,毒性反应,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代药理,药理研究,神农本草经,之三,上体,古人,有毒中药,草类,性药物,用药安全性,审慎,后世,世医,医家,毒性研究
AB值:
0.3180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