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健康促进评价的重庆社区体育公园营建
文献摘要: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实践中,用地条件限制与大众健康活动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兼顾用地条件和健康效用的科学探索迫在眉睫.文章利用归纳总结、结构性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在梳理体力活动类型和各类活动适宜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对重庆市第一批建成的24个社区体育公园进行健康促进评价,旨在探讨体育公园建设用地条件与健康促进效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公园的规模、高差及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健康促进效用的高低,现有的选地标准、活动设置、环境营造方式会造成社区体育公园的健康促进效用低下.据此,提出社区体育公园的营建策略:1)小规模公园内部高差不应超过8.5 m,形状指数不应大于1.63,以太极歌舞类加小球类的活动设置为主;2)大高差公园平地占比不应低于0.15,至少选择两类健康促进活动;3)各类健康促进活动应满足其适宜的环境特征.
文献关键词:
山地城市;社区体育公园;健康促进评价;重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骏;方子晨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0045;教育部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骏;方子晨-.基于健康促进评价的重庆社区体育公园营建)[J].中国城市林业,2022(06):99-105
A类:
B类:
健康促进评价,社区体育公园,公园建设,健康活动,活动需求,健康效用,科学探索,体力活动,活动类型,环境特征,第一批,行健,建设用地,地标,环境营造,营建策略,小规模,园内,形状指数,以太,太极,歌舞,球类,大高差,平地,少选,山地城市
AB值:
0.2878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