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澧阳平原稻作遗产区域游径网络构建
文献摘要:
游径网络作为串联、统筹空间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遗产区域内资源多重目标保护与发展的关键策略.文章以澧阳平原稻作遗产区域为例,基于风景特质识别(LCA)、最小阻力模型(MCR)、适宜性分析等方法划定遗产区域范围及构建遗产区域游径网络,旨在为我国大尺度文化景观规划与澧阳平原地区遗产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依托风景特质识别结果划定澧阳平原稻作遗产区域总面积约937 km2;构建的"一环多线"游径网络体系以2类自然风景特质为主,覆盖4处遗址集聚区.基于研究结果,从加强遗产区域范围识别、平衡遗产区域资源利用与保护、优化遗产区域游径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文献关键词:
遗产区域;游径网络;遗产游径;风景特质识别;澧阳平原
作者姓名:
夏文莹;杜雁;周盼;陈兵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武汉 430070;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武汉 430014;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8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文莹;杜雁;周盼;陈兵-.澧阳平原稻作遗产区域游径网络构建)[J].中国城市林业,2022(05):100-105
A类:
游径网络,风景特质识别
B类:
澧阳平原,稻作,遗产区域,网络构建,空间体系,内资,保护与发展,关键策略,LCA,阻力模型,MCR,适宜性分析,划定,区域范围,大尺度,文化景观,景观规划,平原地区,遗产保护,总面积,km2,多线,网络体系,自然风景,遗址,集聚区,范围识别,区域资源,网络建设,遗产游径
AB值:
0.2787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