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尼麦角林片联合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应用尼麦角林片联合巴曲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TIA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尼麦角林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巴曲酶+尼麦角林片治疗,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学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对比两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周的WBV、PV、HCT、FIB水平较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周的血清ANGⅡ、MMP-9、VEGF水平较低,且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IA发作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麦角林片联合巴曲酶治疗TIA,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血和血清学指标,且可降低TIA的发作次数,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文献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巴曲酶;尼麦角林片;血液流变学
作者姓名:
李亚喃;赵军;陈聪
作者机构:
开封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开封47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亚喃;赵军;陈聪-.尼麦角林片联合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J].哈尔滨医药,2022(05):11-13
A类:
B类:
尼麦角林片,巴曲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我院,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学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紧张素,A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
AB值:
0.1690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