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超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
文献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年龄的增长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目前排名前三位的是腰椎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而髋部骨折分为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1].以往对于股骨粗隆骨折主要予以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此法对于骨折的固定疗效确切,患者固定后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地负重行走,需等待骨折愈合后下地行走,一般需2~3个月.超高龄患者因卧床时间较长,心肺功能得不到有效锻炼,长久卧床又导致钙质的几何倍数的丢失,因此,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全身疼痛感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并且加速了老年人的死亡.我院近两年尝试对超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选取加长春立160生物柄人工关节进行远端固定,患者术后即可在助行器辅助下下地行走,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郑炜;陈建文;夏龙斌;邹善琪
作者机构:
324013 浙江衢州,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
引用格式:
[1]郑炜;陈建文;夏龙斌;邹善琪-.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超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10):939-940,943,封3
A类:
B类: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粗隆骨折,社会老龄化,平均寿命,骨质疏松性骨折,前排,前三位,腰椎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髓内钉内固定术,此法,自主活动,负重行走,骨折愈合,超高龄患者,卧床时间,心肺功能,得不到,久卧,钙质,倍数,疼痛感,我院,近两年,骨折患者,加长,长春,人工关节,助行器,下下
AB值:
0.2538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