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房颤抗凝治疗后继发血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后继发血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房颤抗凝治疗后继发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并提出预防性的措施.结果 高龄、有瓣膜病、左心房(LA)内径>40 mm、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15 ng/ml是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后继发血栓的危险因素(OR分别=5.77、4.11、3.50、3.49,P均<0.05).基于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的C-index指数分别为0.84(95%CI 0.71~0.96)和0.84(95%CI 0.70~0.97),建模集和验证集的校正曲线均与标准曲线拟合较好,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84.结论 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瓣膜病、LA内径、TAT等因素,本次研究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和量化继发血栓的风险,有助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文献关键词:
房颤;抗凝治疗;继发血栓;危险因素;列线图
作者姓名:
张帆
作者机构:
313000 浙江湖州,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引用格式:
[1]张帆-.房颤抗凝治疗后继发血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03):230-234
A类:
B类:
抗凝治疗,后继,继发血栓,血栓风险,列线图模型,房颤患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瓣膜病,左心房,LA,抗凝血酶,复合物,TAT,ml,外部验证,验证集,校正曲线,标准曲线拟合,医务人员
AB值:
0.1729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