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要素错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文献摘要:
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对要素错配的分析,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重新阐释要素错配理论逻辑,解释要素错配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素错配界定、形成及其表现.主流经济学对要素错配的阐释过于狭隘,仅仅依靠市场并不能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单纯的市场经济同样会产生要素错配.要素错配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特定生产关系的产物,在经济发展传导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资本为逻辑的生产往往驱使生产要素打破经济平衡状态,产生要素错配;另一方面,要素错配将嵌入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中,通过作用于生产过程影响经济的平衡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要素错配的界定具有双重规定性.因此,要素错配的解决一方面依赖于构建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机制,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需要破除制度性壁垒,为要素自由流动提供制度保障.
文献关键词:
要素错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府;市场
作者姓名:
王怡颖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怡颖-.要素错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22(02):10-20
A类:
B类:
要素错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分析,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流经济学,狭隘,最优配置,配作,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传导机制,驱使,平衡状态,社会再生产,生产环节,平衡发展,市场经济条件,规定性,建政,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互动机制,优势互补,制度性,要素自由流动,供制
AB值:
0.2539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