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流动感知对青年社会态度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双中介效应
文献摘要: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阶层的流动以及利益分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对未来的主观预期影响着个体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青年而言,由于背负着扮演好多方社会角色的压力,对未来流动的预期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主观评判.基于此,文章运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使用双中介模型,以衡量生活质量的两个维度——公共服务获得感和生活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了青年流动感知对其社会态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预期向上流动的青年往往抱有更为积极的社会态度;进一步地,这一效应通过提高青年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和生活满意度两个中介机制实现.预期向上流动的个体在主观上不再受限于阶层的固化,他们会认为自己能够打破阶层之间的界限,因此往往会更容易从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自我的生活中获得满足,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评价.此外,双中介模型也丰富了文章的研究结论,即流动感知通过影响公共服务获得感,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最后影响社会态度.这也说明了生活满意度的来源之一是对公共服务的获得感.这一研究启示我们在变化的时代中要重视培育"青年积极公民"的政策制定和格局建设.
文献关键词:
流动感知;社会态度;生活质量;双中介模型
作者姓名:
陈晓蓉;张昆贤;张汝立;黄培宏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北京100875;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晓蓉;张昆贤;张汝立;黄培宏-.流动感知对青年社会态度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双中介效应)[J].西北人口,2022(02):89-101
A类:
B类:
流动感知,社会态度,社会转型,利益分化,转型过程,方方面面,背负着,演好,好多,社会角色,来流,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双中介模型,公共服务获得感,生活满意度,中介变量,向上流动,抱有,高青,中介机制,受限于,够打,我的生活,后影,研究启示,积极公民
AB值:
0.2710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