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化解多维贫困可持续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随着金融科技创新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逐步显现,现阶段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化解多维贫困可持续机制十分必要.文章编制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MRI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多维贫困呈现出"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的梯度分布.其次以贫困指数MRI为被解释变量,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IDF为解释变量进行了面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DIDF、RGDP、IS均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状况,而WEG则会加剧地区农村居民的多维贫困.文章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化解多维贫困可持续机制的思路,提出创新金融科技促使国有银行升级转型、打造数字普惠金融网络提升减贫效率、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和推广运用、建设新型征信系统以强化风险防控等对策建议.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面板数据分析;多维贫困指数;GMM模型;监管沙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之明;王浩维;赵志刚
作者机构:
湖南工商大学 地方金融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2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之明;王浩维;赵志刚-.数字普惠金融化解多维贫困可持续机制研究)[J].商学研究,2022(05):34-46,108
A类:
DIDF,RGDP
B类:
金融化,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减贫,减贫效应,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面板数据分析,IS,贫困状况,WEG,新金融,国有银行,升级转型,金融网络,减贫效率,金融融合,推广运用,征信系统,GMM,监管沙盒
AB值:
0.2353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