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环境法治:体系、教义与法典化
文献摘要:
宪法制度使人过上体面生活,形塑其个人和政治命运.环境国家重构了宪法的整体框架与规范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序言到总纲再到国家机构形塑了环境治理的环境宪法形式理性.环境宪法的使命须通过环境法律规范体系来达成,由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法律规范较传统的部门法律体系在外在形式上表现更为分散与去中心化,也缺乏内在的价值融贯性,这对环境宪法使命构成挑战.法教义学基于法律规范体系实定法秩序得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司法结论的宗旨对环境治理极具启发意义,从法教义学的规范出发,在认真对待现行环境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以环保所关心的人类共同体的利益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共识为宗旨,最终服务于人的健康和人性尊严的正义关怀,环境治理应当以形式法治为预设,建构融贯性的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在法典化时代与中国环境治理政治推动的大视野之下,环境法典编纂具备了从形式理性到实质规范的所有要素.
文献关键词:
环境宪法;环境法教义学;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治理;环境法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健勋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重庆 401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健勋-.中国环境法治:体系、教义与法典化)[J].学术论坛,2022(02):42-56
A类:
环境法教义学
B类:
环境法治,法典化,宪法制度,上体,体面,面生,形塑,整体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总纲,国家机构,环境宪法,法形式,形式理性,环境法律规范体系,部门法,外在形式,去中心化,融贯性,实定法,法秩序,具体问题,认真对待,人类共同体,和谐发展,价值共识,人性尊严,形式法治,大视野,环境法典编纂,环境法律体系
AB值:
0.2692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