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文献摘要:
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因"谁补偿谁受偿"和"补偿标准"之争引发冲突,为了实现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流域上下游必须从零和博弈走向协同共担.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框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提出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的实现需要纵向上下级政府联动、横向上下游政府联动以及社会参与的多方联动相结合.在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中,制度安排为上下级联动提供法制保障,主体功能区位势差异为上下游联动提供必要条件,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共担合力.未来需要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主体功能区优势互补、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
文献关键词:
新安江流域;协同共担;生态补偿机制
作者姓名:
戴胜利;李筱雅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胜利;李筱雅-.流域生态补偿协同共担机制的运作逻辑——以新安江流域为例)[J].行政论坛,2022(06):109-117
A类:
协同共担
B类:
运作逻辑,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受偿,补偿标准,生态效益,零和博弈,出流,上下级,社会参与,多方联动,制度安排,法制保障,主体功能区,位势,社会力量参与,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优势互补,生态补偿机制
AB值:
0.1794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