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吉氏流动度应用于炼焦煤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我国高炉、 焦炉大型化发展迅速,优质炼焦煤资源十分稀缺,煤源掺混严重,现行以煤的工艺性能指标为基础的炼焦煤评价方法不适应性日渐凸显.随着吉氏流动度测定仪的国产化,对吉氏流动度指标的研究日益深入且逐渐被企业所认可.通过对现行炼焦煤评价方法的梳理及目前吉氏流动度指标研究进展的总结,分析表明:现行的炼焦煤评价方法由于采用的各个指标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且表征胶质体数量和质量的吉氏流动度指标输出的信息并未完全应用于炼焦煤的质量评价,因此现行的炼焦煤评价方法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实际采购及生产需求,应深度挖掘吉氏流动度指标输出的胶质体特性信息,完善、优化现有炼焦煤评价体系及配煤炼焦方法;吉氏流动度指标与其他流变特性表征指标、焦炭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焦化领域利用其研发出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炼焦煤细分方法;吉氏流动度指标可灵敏反映炼焦煤的氧化程度,可以此确定炼焦煤的最佳使用周期,确保其发挥最优黏结性和结焦性;建议应用吉氏流动度指标时应综合考虑最大流动度、塑性区间及高流动度的停留时间等因素,充分解读吉氏流动度的曲线特征及相关数学信息,科学评价煤种质量优劣.
文献关键词:
吉氏流动度;炼焦煤评价方法;胶质体;流变特性;表征指标;黏结性;最大流动度;塑性区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飏;王岩;白效言;鲁励;王春晶;张昀朋;裴贤丰
作者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飏;王岩;白效言;鲁励;王春晶;张昀朋;裴贤丰-.吉氏流动度应用于炼焦煤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煤质技术,2022(06):32-37
A类:
吉氏流动度,炼焦煤评价方法,胶质体数量
B类:
高炉,焦炉,大型化,稀缺,掺混,工艺性能,不适应性,测定仪,国产化,深度挖掘,配煤炼焦,流变特性,表征指标,焦炭质量,焦化,氧化程度,使用周期,黏结性,结焦性,最大流动度,塑性区间,高流动,停留时间,曲线特征,科学评价,煤种
AB值:
0.1536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