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核威慑机理:实力基础、信号传递和心理博弈
文献摘要:
基辛格提出了威慑分析框架,认为威慑需要实力、使用实力的意志以及潜在的进攻者对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估等三方面因素的结合,但他没有对这一分析框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跳出从战略稳定性角度分析核威慑的传统思路,把认知和心理因素植入核威慑分析之中,对基辛格建构的威慑分析框架进行了细化,并将其用于核威慑分析,把威慑的三个构成要素置换为核实力基础、核威慑信号传递和核威慑心理博弈三个变量,把核威慑界定为在核力量基础上通过信号传递进行的心理博弈.影响核武器数量规模的因素分为国家政策因素、确定一国核武器数量的直接依据、国家资源约束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核威慑信号传递包括口头信号传递、书面信号传递、捆绑信号传递和行动信号传递四种方式,每一种传递方式各有其传递路径.在核威慑心理博弈部分,分析了对核威慑正确认知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核力量平衡国家间的核威慑心理博弈、核力量悬殊国家间的核威慑心理博弈和导弹防御系统对核威慑心理博弈的影响.分析核威慑中核力量与使用核力量意志的关系、描述核威慑过程中信号传递的方式与路径和威慑与被威慑双方的心理博弈过程,对于分析核威慑有效性、维持大国间战略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核威慑机理;核力量影响因素;核威慑信号传递;核威慑心理博弈
作者姓名:
王政达
作者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济南25001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政达-.核威慑机理:实力基础、信号传递和心理博弈)[J].国际论坛,2022(01):98-126
A类:
核威慑机理,进攻者,核威慑信号传递,核威慑心理博弈,核力量影响因素
B类:
基辛格,跳出,战略稳定性,心理因素,核实,核武器,数量规模,政策因素,家资,资源约束,国际环境,口头,书面,捆绑,传递方式,传递路径,正确认知,力量悬殊,导弹防御,防御系统,中信,理论价值
AB值:
0.1237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